当前位置:首页 > 赛雅资讯 > 赛雅新闻

【河南住宅景观设计院】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

  一. 住宅景观设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


  (一)景观设计未能完全融入整体设计规划


  景观既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是园林绿化设计领域的事。两者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但在我国当代住宅区的建设中,景观设计往往是在住宅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进行,景观设计似乎仅仅是栽花植树、见地设景之事。美国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之父”——阿姆斯特德于1957年首次提出“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其最大特点就是在住宅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住宅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住宅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概念规划,从一开始就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如此才能使景观设计能与住宅区整体设计风格相互融合。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难以体现


  目前,我国许多住宅区内景观设计,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在路网设计中,由于过于追求形式,导致道路弯曲复杂失去了便捷性;由于路面材料选用磨光花岗岩或无防滑的地砖,雨雪天居民摔伤的时有发生;有的住宅区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住宅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住宅区室外空间无一处“避雨遮荫”之地,遇到雨天、大热天,居民无法外出活动。


  景观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尊重、体贴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住户能感受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三)追求档次,不切实际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所应追求的设计理念,但现实中“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这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住宅区本身的品位。如住宅区入口的空间形态本应只要具有一定的开敞性,体现与住宅区整体环境及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入口标志性造型(如门廊、门架、门柱、门洞等),达到新颖简单、轻巧美观的要求即可。但追求豪华气派型、大体量仿古园林型、标新立异型的入口随处可见。又如在水体设计中,原本只要顺其自然,在弯曲的湖岸上种上湿生植物,湖中种上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便会形成美丽亲切的自然景观。然而,有些设计师却把湖岸用花岗岩修砌,并围上汉白玉护栏,这样虽然看起来高档,豪华且整齐划一,但却使整个湖的自然韵味尽失,成了一个彻底的“人造湖”,违背了设计的初衷。而且,在水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又无天然水源依藉,不少住宅区却还是大做水景文章,但终因物管成本过高而变化成死水潭或臭水沟的尴尬状况也屡见不鲜。


  (四) 环保、生态意识欠缺


  有的小区为了显示其豪华气派,搞起了高大的“城门”,硬地面积很大的“广场”。而景观设计决策人员对植物造景的意识却不强,在极为有限的可绿化空间里,不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塞进亭台廊榭,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观,使城市中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失衡。他们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应具有的多样化功能,只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以迷惑市民和迎合房地产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态。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使人们所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社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事实上,形形色色的各类园林植物才是环境绿化中有生命的主要造景元素,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装点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提高了人们美化、彩化、香化环境的意识,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视觉效果,并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重风格轻内涵,缺乏创新


  在当代商业住宅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出于崇洋媚外、急功近利或迫于房地产商的期限压力等多方面原因,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缺少新意,盲目照搬西方的风格,而忽视与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结果不仅没有特色,而且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同一城市不同的楼盘出现类似的景观设计,已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不同区域的城市中也出现了基本雷同的楼盘。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候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当地居民对住宅景观的要求是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的,要想满足这种多样化的需求,设计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住宅项目,就要求景观设计师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灵感、个性,结合当地独有文化,结合该住宅区的品位、主题,创造出具有特有风格和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