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赛雅资讯 > 赛雅新闻

河南【休闲观光农业规划院设计院】观光农业的类型

  观光休闲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因此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观光休闲农业经营者必须认识这种市场定位的特点,研究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及其对观光休闲农业功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如体验种植活动在春季,采摘农业果实在秋季,森林疗养在夏季,狞猎在冬季。这样可以利用季节,定位市场,扩大游客来源。


  一、休闲农业发展的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到200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300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2640元(3313美元)。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城市人到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有力地促进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分重视。2007年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乡村旅游年”,2008年又确定为“城乡和谐游年”,2009年又提出“生态旅游年”。2007年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共同发出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提出为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要,争取每年新增乡村旅游就业30万人以上,间接就业150万人;每年旅游从业农民人均收入增长5%;在全国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10000个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在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的推动下,全国各省、市、区都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民俗文化旅游,有的省、市还成立了休闲农业机构,如北京市和浙江省先后成立了观光休闲农业协会,山西省和湖南省成立了休闲农业协会,海南省成立了休闲农业发展局,福建省成立了休闲乡村休闲发展协会。同时,一些省、市、区还制定了观光休闲农业旅游规范标准,评选出国家级、省、市、区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或示范村。有的省、市、区还制定了扶持休闲农业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和措施,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较快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全国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点)已达1万多个,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59个,农家乐150万家,直接从业农民400多万人,年接待游客4亿人次,年收入达3000亿元,其中农民直接获益1200亿元。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1980-1990年是萌芽和兴起阶段,在少数改革开放较早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首先发展观光采摘农业;二是1991-2000年是初步发展和成长阶段,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三是2001-至今是较快发展和规范经营阶段,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休闲农庄和乡村旅游均发展起来,而且制定评定标准,走向规范化经营。回顾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休闲农业已从初期自发发展,进入有组织的规范性发展;2、休闲农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向规模化发展;3、休闲农业产品从最早的采摘、农家乐发展到现在的休闲农庄、生态农园、休验农园;4、休闲农业功能从单纯观光,扩展到观光、休闲、体验、健身等多功能;5经营理念从单纯的生产经营,扩展到休闲与体验,增加了文化和生态内涵;6、休闲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7、休闲农业在布局上呈现从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展,从城市近郊区向中郊、远郊区发展,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等比较集中的休闲农业区。正在形成的休闲农业区有南京地区、武汉地区、西安地区、昆明地区、沈大地区、郑州地区、济南地区、杭州地区、长沙地区、福厦地区、哈尔滨地区、乌鲁木齐地区。这些以城市为中心的休闲农业区带动了周围乡村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全的休闲农业新格局。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


  休闲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区位交通、市场需要、农业基础、投资实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态势。


  (一)按区位可分为4种类型:


  1、城市郊区型。一般农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好,农业特色突出,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发展休闲农业条件优越。


  2、景区周边型。一般靠近旅游景区,农业产品丰富,农村环境好,农民经营意识强,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


  3、风情村寨型。一般具有民族民俗风情,地域特色鲜明,农村土特产品丰富,可吸引游客体验民俗文化,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4、基地带动型。农业种养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可以让游客采摘、品尝农产品,参与农业活动,购买农产品。


  5、资源带动型。农业资源有森林、湖泊、草原、湿地等,可以发展森林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生态休闲等休闲旅游业。


  三、按照功能特征可分为4种


  1、观赏性


  是指具有观光休闲功能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和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品种繁多,特别是那些千姿百态的农作物、林草和花木,对城市居民是奇趣无穷。这种观奇活动,使游人获得绿色植物形、色、味等多种美感。从农业本身看它是人工产物,如各种农作物、人工林、养殖动物等,它们既需人工培育,同时又要靠大气、光热、降水等自然条件完成其生长周期,整个环境又属于田园旷野,因此观光农业具有浓厚的大自然意趣和丰富的观赏性。


  2、休闲性


  指依某些作物或养殖动物,构成多种具有观光、休闲和娱乐性产品,供人们欣赏和休闲。在不同类型观光农业区设计修建娱乐宫、游乐中心、表演场;在树林中设吊床、秋千;在海滨滩涂区踩文蛤、跳迪斯科舞;在水塘垂钓、抓鱼、套鸭子、;在草原区设跑马场,开展骑马、赛马等娱乐活动。


  3、参与性


  让游人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让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比如对其有趣的观光农业项目,让游人模仿和学习,如嫁接、割胶、挖薯、摘果、捕捞、挤奶、放牧、植稻、种菜等,还可以开展当一天农民的活动,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从而了解农业生产,增长农业生产技术知识。


  4、文化性


  观光休闲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因此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观光休闲农业经营者必须认识这种市场定位的特点,研究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及其对观光休闲农业功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如体验种植活动在春季,采摘农业果实在秋季,森林疗养在夏季,狞猎在冬季。这样可以利用季节,定位市场,扩大游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