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赛雅资讯 > 赛雅新闻

家庭农场的历史沿革

早期家庭农场是独立的个体生产,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有的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也被称之为家庭农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经营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也相应提高,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渐显现。但是,从中国国情以及国内外实践来看,在生产领域,适合土地经营的主体还是以农户为主。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

20143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2014224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握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工作指导要求、管理服务制度、相关扶持政策、社会化服务、人才支撑政策、家庭农场的联合与合作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由此看出,政府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多形式的农场经营体制。河南生态农业旅游规划公司表示,在举国上下皆齐心的情况下,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前景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