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打造休闲农业的差异化模式
新时期的休闲农业需要差异化发展,各种花样的主题层出不穷。而结合农业休闲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们的养生需求,禅主题的农庄逐渐浮出人们的视线。以禅净化身心,提升生命的层次,“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体验,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所推崇。禅境文化与休闲旅游相融合,形成的“农禅庄园”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农禅庄园”的打造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建筑:禅院或禅屋
修建主题建筑,承载旅游功能,同时反映禅文化韵味。
禅意建筑的建设理念,摒弃反映传统森严等级的对称式建筑与一味追求豪华的铺张奢侈,转向为展现简单、纯粹的风格,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在建筑形态上,与自然地势融为一体,人工的痕迹融于自然的地形当中;在建筑材料上,至简纯粹,可以选用山石、木材、茅草等原生自然材料为主,突出自然古朴,弱化人工修饰与人工技巧。以“禅意园林”提升传统旅游的庭院空间,建筑内部和建筑之间强化禅境的设计,可充分吸收我国传统禅意园林及日本“枯山水”园林艺术,构建别具一格的禅式园林。
休闲农业的差异化模式
2、环境:禅境
以“自然禅”为理念,构建禅意山水景观,弱化人工化痕迹、杜绝粉饰化装饰,以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融禅学理念入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从生动具体的形象画面里自然流露出禅意思想,创造诗情画意与禅理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景致的打造,强调和谐性与原真性,展现与自然的和谐,营造隽永深悠、纯粹自然的体验氛围。
休闲农业的差异化模式
3、景观小品:禅品
禅品是禅境的构成单元,以佛法禅理为内涵,用现代园林和雕塑手法,突出体验性与互动性,构筑不同禅主题的景观节点。禅品以意见长,做到“一品一意境”,能让游客驻足沉思、有所思有所悟,方为好的“禅品”。
休闲农业的差异化模式
4、餐饮:禅茶、禅宴
“禅茶一味”是禅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禅与茶自古便如影随形,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禅宴、禅茶,是佛教旅游从传统观光祭拜到当前修身体验进化的重要元素。禅宴、禅茶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丰富,故其开发不求宽泛而重深度,做到精致与特色,方为最佳。
禅宴的开发以佛门素斋为本底,进一步引入禅文化元素,如菜名体现禅机、菜肴制作反映历史典故、用餐环境强调禅意等。同时,引入绿色食品和养生食疗的概念,突出养生理念,构成主题餐饮,通过禅宴,获取养身、养心双重体验。
休闲农业的差异化模式
5、声音:禅乐
佛教音乐始自三国,源于印度“五明”之“声明”,由梵呗发展而来,通俗讲就是僧侣念经的声音。
禅乐佛音是引导游客深度体验禅文化的重要方式,包括:寺院内日常的经声佛乐;开辟专门场所,进行经过艺术加工的禅乐表演;在自然环境中引入声景艺术,通过音响系统播放禅文化主题的环境音乐,结合自然景观和景观小品的氛围渲染,营造更浓郁的文化情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