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二次光顾的“一次性农庄”,失败在哪里?
随着乡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休闲农庄被建设开发出来,并取得了成功,但是,有成功的,自然就有失败的。那么,让游客来过一次再也不想来第二次的失败作品,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去了一次再也不想去第二次”的地方,我姑且将它称为“一次性农庄”。
今天小编不说成功的案例,而是就从一个游客的角度来分析,一个“糟糕”的农庄会有哪些让人不满意的“槽点”。
1、植株种类选不好,简直是灾难
为什么选择去近郊农庄过小长假?因为距离、时间的限制,也考虑到环境原因,在城市呆久了,去农庄看看花草树木、喂喂小动物,可以说是很多家庭的最佳选择。一个农庄里有不少绿油油的大树,听着叶子沙沙的声音,在炎热的天气里也能让人感到凉爽和放松。“多种树”,这是一个正确的想法,然而,如果种错了树,那引发游客反感可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小编去的农庄,一入园便是铺天盖地的杨絮,如果口罩、眼镜不准备好,飘进嘴里、眼睛里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对不过敏的大人来说还好,但是孩子们以及那些过敏体质的人呢?同时,一团团的杨絮在地上,单靠清扫是没办法处理干净的,还没正式进行娱乐项目,“脏”这种印象就在心中生成了,哪能提得起兴趣?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逐渐地将杨树、柳树这种存在“污染”现象的树种移出、更换其他种树。农庄作为注重游客体验的项目来说,更应该注意园区内植株种类的选择,给游客营造一个真正良好的自然环境。
2、道路太“淳朴”
“白鞋出去,黄鞋回来”,农庄的黄土路让我有种“下乡”的错觉。在土地上开出的“路”,路两边稀稀拉拉的小草,炎热的天气下走路似乎让人心情更加烦躁。
或许有农庄主说“这不是贴近农村嘛”,然而却忽视一个重要问题——“贴近农村”并不等于“制造一个条件恶劣的环境”。也许农村没有许多宽敞的柏油马路,但也并非全是走路脚下尘土飞扬、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土路呀!小石子路、砖路、水泥路,这些都是带着农村味道的、方便行走的道路,都是可以在园中建设的。
值得一提的是,道路两边的植物种植也会改变园区道路的整体风格,要知道,一些最普通的花草种植投入并不大,野牵牛花也能为道路增添许多积极的田园之气。
3、为了展示“食材”而进行不合理的规划
小编去的这个农庄的特色之一,就是农家菜“铁锅炖鸡”,一盘色泽油亮的炖鸡简直能让人胃口大开!主打“纯天然、散养、无公害”的食材——鸡,被圈养在一大片篱笆中,赢取了食客的信任,有着很高的人气。然而,或许是农场主太想突出这美味,将养殖的场地安置在距离入口不远的地方,也是入园道路的必经之地的旁边。但更大的问题是——“气味”。
为了凸显某一元素,反而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
可以考虑将鸡舍安置在园区的角落,距离住宿、餐厅、娱乐项目较远。周边加强绿化、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在餐厅前安置特色菜宣传牌、鸡舍指引牌,引导顾客自己走到鸡舍去看食材。
4、销售产品太low,引家长反感
一条不足五十米的小路两边,有三个卖草莓的摊子、两个卖菠萝的摊子、三个卖儿童玩具的摊子。这让我很纳闷,难道园区没有一个完整的销售体系吗?售价明显比园区外贵不少,孩子可能会想要、想吃,但家长却不一定愿意掏钱——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能买到什么好东西呢?
园区如果想要增加盈利,对外招租是方法之一。然而在招租的时候也要进行商户筛选,以保证园区水准。同时,若是园区引入一些规格统一的小棚子、小木屋当做销售地点,并非露天售卖,也能提升游客好感,从而变相地带动产品销量。
5、娱乐设施像十几年前的游乐场
在园区的主要娱乐区,有很多是针对孩子的项目,小编环顾四周,秋千、跷跷板、木制滑梯、空中独木桥这种孩子扎堆玩的最多,周围需要另外付费的电动木马、旋转飞机却几乎没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需要花钱吗?不,因为那些都太落后了。
家长带着孩子从城市中来,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物质水平很高的环境中,哪能对一些科技落后、老掉牙的设施感兴趣?反倒是麻绳秋千这种最原始的、最有乡野气的玩具,他们会喜欢。农村的孩子玩什么?这些小朋友不知道、也从未接触过,他们会感兴趣。相反,若是弄一些落后的游乐园设备,只会让园区变得没有味道,孩子也就兴致缺缺了。
所以对农庄来说,大可不必花钱去购进游乐园同款、商场同款的小孩娱乐设施,打造一个最纯粹的原始乐园反而会成为特色。
其实一天的时间,小编发现了园区的很多问题,这五点算是一部分吧。就算如此,在五一期间,客流量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也让小编看到了中国当下休闲农业市场的需求。
对每一位新农人来说,起步是困难的,我们需要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真正参与进去、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做出让游客满意的庄园。同时小编也希望各位能够多多借鉴其他成功的庄园案例,取其精华、剔己糟粕,不再是“一次性庄园”,而是有深度、有内涵的休闲农业项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