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莽山特色原乡集群
发展目标:提炼莽山“渔”、“橙”、“茶”、“药”、“瑶”、“画”、“圣”七大原乡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铸模式、融产业、树精品三大抓手,实现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实现“七彩原乡,一村一品”。
发展策略:(1)铸模式:针对不同产业,采取不同发展模式。对温泉渔业、莽山橙、莽山瑶茶、瑶乡药草资源,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对
瑶俗文化、山水绘画、红色名人资源,可以采用“政府+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
(2)融产业:通过基地农业要素资源的提炼和产品化实践,实现乡村旅游为区域主导产业,多元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格局。提升现有农业,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并通过一三联动、一三融合,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并通过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3)树精品:根据基地乡村资源,打造七大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包括莽山渔乡、莽山橙乡、莽山茶乡、莽山药乡、莽山瑶乡、莽山画乡、莽山圣乡等。
(五)溶家洞天
发展目标:打造湘粤地区山地户外运动首选地。
主要建设项目包括户外运动大本营、森林天街、山地自行车基地、高空蹦极基地、山地溯溪基地、山地飞行基地、空中花园等。
(六)腊元古村
发展目标:通过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景式腊元文化盛宴、全方位艺术文化生活实现文化价值放大、文化消费延伸。
主要建设项目包括腊元遗产客栈集群、腊元博物馆聚落、腊元祁剧大舞台等。
(七)黄沙 1405
发展目标:打造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基地。
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影视拍摄基地、SUPER STAR 俱乐部、影视会展中心、影视主题酒店等。
(八)百里长乐
发展思路:构建一大游线——长乐河水上观光线,三大主题——七彩奇观、空中秘境、珠江探源。
第二十条 开发时序
(一)近期(2016-2017 年):基础建设、景区升级
在一至两年内完成莽山文化度假集群、一六温泉组团建设、莽山森林景区入口服务中心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升级,启动莽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实现景区提升, 为区域中后期规模发展提供基础;
(二)中期(2018-2020 年):核心启动、聚集人气
在随后的两到三年时间,完成莽山旅游度假区核心启动区区域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聚集大莽山人气;
(三)远期(2021-2030 年):全面建设、协同发展
在之后的十年内集中完成非启动区以及产业协作区的项目开发建设,全面建设实现莽山全域旅游发展。
第二十一条 游线设计
(一)莽山精品游线
莽山森林旅游景区—莽山茶乡—莽山旅游度假区—莽山橙乡—莽山温泉休闲集群。
(二)区域主题游线
生态运动游:溶家洞天—莽山森林旅游景区—莽山旅游度假区。
文化主题游:黄沙 1405—莽山温泉休闲集群—腊元古村—莽山圣乡。
特色乡村游:莽山渔乡—莽山橙乡(或莽山药乡)—莽山茶乡—莽山瑶乡— 莽山画乡—莽山圣乡。
家庭亲子游:莽山旅游度假区—莽山橙乡—莽山温泉休闲集群。
第六章 市场营销
第二十二条 营销目标
(一)树立形象
树立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形象,使其成为媒体及目标客群关注的新亮点,提升本项目旅游市场知名度。
(二)打造品牌
以“综合服务、休闲体验、养生度假、山地运动”为核心功能,打响莽山“奇遇莽山,福佑瑶乡”的品牌形象,确立莽山在湘粤旅游战略中的核心作用。
(三)集聚人气
培育并聚集本项目旅游的忠诚客群,大力拓展客源市场,针对细分客源市场进行目标营销,形成持续的旅游客源。
第二十三条 营销战略
(一)品牌推广
紧紧抓住湘粤地区旅游合作的战略举措,以观光客群、休闲客群和度假客群的区域性国际旅游品牌,打造莽山为国际一流、国内著名、湘粤首席的生态养生旅游度假目的地,力争确立莽山在湘粤地区旅游的核心地位。
(二)节事带动
结合规划区自然及文化资源,依托规划区主打项目,导入特色节事活动,以此带旺莽山的旅游人气。同时通过重点节事促销平衡旅游季节性波动,重点导入夏秋两季的旅游产品,减少天气限制,形成持续的旅游客源。
(三)整合营销
以原生态环境、文化体验和高端休闲度假的完美结合产品系列,与莽山原乡、温泉等其它优势旅游产品捆绑在一起纳入到各大旅行社线路设计中,进行联合推广。将莽山推向珠三角、港澳台、长三角、环渤海区域等地区,加大市场冲击力, 不断拓宽、优化产品和服务的分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