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区如何起名字
中国的旅游胜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纯自然景观,一种是纯人文景观,一种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二者兼而有之。
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原有名因缺乏人文内涵,故宜采用有文学色彩的词汇。例如著名的九寨沟中的“长海”、“弱翠湖”、“五彩湖”、“珍珠瀑”等,就直接采用形容景观的词语。黄果树大瀑布、新疆天池、张家界“十里画廊”等名胜景观,也直接使用了形容词。
人文景观因为有历史内涵,其用名均与历史事件、人物、地望有直接关联。比如河北邯郸县黄粱梦村,又名吕翁祠,就与中国成语“黄粱美梦”有关。解州关帝庙,此地就是关羽原籍有,遂成武庙之祖。又如三峡中的“兵书宝剑峡”、“神女蜂”等名,均是依照历史传说而得名的。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二者兼有的名胜,其名也兼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特点,如四川峨嵋山,便有万年寺、仙峰寺、报国寺、纯阳殿、伏虎寺、神水阁、洗象池、清音阁、雷音寺、金项等人文景观名,又有“一线天”、“白龙洞”、“洪椿晓雨”等自然景观名。
旅游地用名,因要吸引游客,展示旅游地的风采,故其用名均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园林建筑一类的观光地,其用名更须显文雅,露品味。如山西太原晋祠,内有水镜台、鱼沼飞梁、待风轩、景宜园、锁虹桥、流碧树、真趣亭、不系舟、难老泉、胜瀛楼等景点,这些景观名都有较强的文人意趣。
来今雨轩:源出杜甫《秋述》一文“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几句。原意是老朋友下雨仍来,新朋友下雨就不来了。现从“旧雨来,今雨不来”中截取中间三字以为轩名,意谓“日交新知,聚于一轩”。
爱晚亭:源出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陶然亭:源出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四美轩:源出王勃《膝王阁序》“四美俱,二难并”;
宜两亭:源出白居易诗“明月好园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揖峰指拍轩:分别源自朱熹诗“前揖芦山,一峰独秀”与高启诗“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
濯缨水阁:源出《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留听阁:源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仰止亭、景行桥:源出《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面水轩:源出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翠玲珑:源出苏舜钦诗“日光穿竹翠玲珑”;
夕佳楼:源出陶渊明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柳桥:源出杜甫诗“柳桥晴有絮”;
镜桥:源出李白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练桥:源出谢眺诗“澄江静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