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院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成熟,住宅产品的品质在人们选择购买的意向中逐渐占到了重要位置。住宅的品质包括住宅所在的位置、朝向、层数、绿化、物业管理等多个方面。
虽然有关专家早就提出住宅设计“面积不大功能全,造价不高环境美”的基本原则,但是目前住宅消费市场却有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那就是盲目地追求大面积、大空间。这种趋势既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思路。如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住宅的品质,是所有建筑设计人员应该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1.适度控制住宅面积,有效节约耕地面积
现在的一些住宅产品,只盲目追求面积的大小、厅室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住宅舒适度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考虑。过分空旷也是一种不适的体现,个别空间的面积过分扩大,造成了整套住宅面积加大。比如15平方米的卫生间、20平方米的阳台等。
科学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18平方米左右,已经达到了一般发达国家的居住水平。结合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十分紧缺的现状,适度控制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对有效节约耕地面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2.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尺度合适的住宅空间
人体在各个空间中的活动尺度是有比例的,我国对住宅设计也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其中对住宅各个空间的面积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这些量化要求是科学家根据人体工学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的,具备客观科学性和主观可行性。但是,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由于市场等多种原因,这种量化要求对设计工作的约束却常常大打折扣。
在住宅平面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对空间尺度的推敲与研究,将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贯通于具体设计思维中,创造尺度合适的空间,使一套住宅具备起居、会客、学习、储藏等基本功能空间,各个空间尺度合理,使人居住其中既富于亲和力,又不显得空旷。
面积合理的住宅产品可以节约一定的投资,用于增加学习、教育、交通等其他领域的投资,使投资成分多元化,有益于推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发展。
此外,目前的建筑产品设计中,有层高增大的趋势。建筑净空的增加,不仅消耗建筑材料,而且,增加了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层高设计上,应该根据人体工学、不同地域人均高度、气候特点,适度控制。
3.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住宅舒适度
住宅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人们每天在住宅中的时间约占全天时间的三分之二,住宅中的舒适度要求比其他场合更高,为满足住宅的舒适度要求,应提倡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如建筑节能技术、中水处理技术、分户采暖、太阳能技术、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等)。
一般来说,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会带来一定单方造价的提高,但是,并不意味着销售受阻,新材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反倒可以促进销售。住宅消费是一种长期投资,和其他商品一样,消费者追求的是最佳性能与价格比和商品的耐用周期,在市场上,作为规划设计工作者,应该在这一方面加以引导,从而提高我国住宅建设的整体化水平。在住宅设计中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可以从资源消费的源头,对一些资源进行更加主观的保护,比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进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积极的作用。
4.创造设施齐全的住宅,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
住宅商品内的各种设施是住宅品质的体现之一,但高品质住宅不应以住宅内的设施高档化为标准。
不但在平面布置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住宅设施布置上,更应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习惯,进一步贯彻这一设计理念,努力提高住宅品质。比如厨房有流畅的操作流程、卫生间充分考虑生活习惯、各空间电气插座数量足够、位置合理等。这些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在设计与施工中却容易忽视,给使用者带来不适,从而降低住宅的品质。致使使用者重新改造,造成一些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5.提倡住宅中的建筑中水技术,有效节约水资源
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基本包括洗涤用水和冲洗用水两部分。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生活中的洗涤用水都直接排入污水管道,这种传统做法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已经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发生冲突。
建筑中水技术就是将生活用水系统分成洗涤给水系统和冲洗给水系统两部分。洗涤用水使用后经管道排入污水处理设施中,经过沉淀、除色等技术工艺处理后,经加压送入专门的住宅冲洗给水系统,用于住宅便后冲洗,绿化用水等,使部分生活用水重复使用。
由于中水技术会增加一定的投资,很多开发企业缺乏自主意识,这就要求从规划和设计角度加以引导和要求,建设节水型社会。
6.提倡精装修住宅,降低住宅综合成本
现在市场上的商品住宅,大都采用毛坯交房的方式,许多消费者入住后都要进行二次装修,从墙面地面到卫生洁具、电气插座都要进行处理,造成许多材料和人工的无端浪费,由此产生的垃圾、噪音等也对环境形成一定污染。
目前商品住宅生产销售中的这一现象已引起有关专家的重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限制和禁止毛坯房上市,提倡销售精装修住宅。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省消费者的投资。设计人员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更加努力。
相关文章